凡此之证,皆中暍妄行汗、下、温针致变,惟宜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。惟在里之阴寒极盛,不得不急救其里,俟里证稍定,仍救其表,盖谓救里后再行救表也。
若汗出而复烦者,是解末彻也,仍当服之,但不可更服一升,恐已经汗,多服而过汗也,服五合可也。表阳虚,故恶寒也。
加桂以伐肾邪,加生姜以止呕也,加附子以消阴也。盖此时生气已离,亡在俄顷,若以柔缓之甘草为君,何能疾呼外阳,故易以干姜,然必加甘草与干姜等份者,恐涣漫之余,姜、附之猛,不能安养元气,所谓有制之师也。
或呕,或利,里已失和,虽啜粥而胃亦不能输精于皮毛,故不须啜粥也。缘缘,接连不已也,正赤,不杂他色也,谓满面接连赤色不已也。
此承上条详出脉证,以互发其义也。阴邪无汗而厥,则热邪伏于里而不外越,邪热内耗也,斯可议为热化阳邪无疑矣。
少阴动脉,在足内踝。若不先下利,而下利,便脓血,则可刺经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