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太阳以言气之始,论厥阴以言气之终,昼夜循环,周而复始。以阳治阴,即益火之源,以消阴翳。
阴主闭藏,故不食。凡女子十四以上,则有月事,月事来日,得风冷湿热,四时之病相协者,皆自说之。
况一切祛风化谈之品,皆是耗散元气之斤,未有不立增其病者。夫岂不见天之日月,常有食乎。
但其中至理,不为发明,学者焉能了了,直捣中坚,抑或旁取、逆取、以出奇而制胜。其人定见萎靡不振,气短神衰,时多烦躁。
按大便不利一证,有阳虚、阴虚、阳明胃实、肺移燥热之别。 总之,土燥则水易亏,故阳明与厥阴皆有急下法。
上下二证,是为久病虚极者言也,总以收纳为要。宿食在上脘者,当吐之。